昭阳区:织密城乡养老保险服务网 养老服务“送上门”服务群众“零距离”

·内容由AI生成,不能完全保障准确

昭阳区:织密城乡养老保险服务网 养老服务“送上门”服务群众“零距离”

原创 昭阳云
浏览量

为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让“老有所养”从愿景变为现实,昭阳区聚焦老年群体认证“痛点”,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通过“线上推广、线下兜底、上门到家”三级联动模式,将城乡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确认工作打造成惠民服务标杆,真正实现“政策落地有声,群众暖心有感”。

云端赋能,构建“指尖认证”便捷网。依托数字化浪潮,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认证教程,用通俗语言拆解认证流程;借助基层微信群、朋友圈、手机短信精准推送提醒信息,覆盖全区19个乡镇(街道)10万余名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群众。线下在各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公告栏张贴认证指南,同步开展“政策明白人”“业务小能手”小课堂培训活动,手把手教学。同时,组建线上答疑专班,实时响应群众咨询,推动85%以上参保人实现“指尖认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线下托底,筑牢“兜底服务”保障网。针对高龄、空巢、残障等特殊群体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部分群体,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代办体系。开展“认证技能大练兵”,组织全区各村(社区)协办员、村民小组长进行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实操”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开展“敲门行动”,提供主动上门服务,携带移动认证设备,让行动不便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信息录入及认证服务,真正做到“应认尽认”。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用“温度服务”弥补“数字鸿沟”。

精准滴灌,织就“上门服务”暖心网。创新建立“需求响应机制”,通过微信群、服务热线收集群众诉求,针对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老人,实行“接单即办、当日上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化身“政策宣讲员”,围绕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养老金调整等群众关切问题,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解答群众心中疑惑,化身“生活知心人”,让广大老人知晓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理解和正确享用养老保险政策,做知政策、懂政策的“明白人”。

下一步,昭阳区将持续深化“主动服务”理念,以养老保险资格确认为切入点,不断拓展养老服务内涵,让每一项惠民政策都化作温暖群众心田的“及时雨”,真正实现群众“老有所依、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