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微信泄密,筑牢保密防线

·内容由AI生成,不能完全保障准确

防范微信泄密,筑牢保密防线

浏览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通信工具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成为日常办公的“利器”。然而,对于保密工作来说,却是一柄“双刃剑”。当前,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工具已成为失泄密案件的“高发地”。

常见的微信失泄密情况有:通过微信群对涉密材料征求意见、利用图文识别小程序转换涉密文件、通过微信群传达部署涉密文件、涉密工作、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涉密内容。

无论故意还是过失,通过微信发布、传输、处理涉密文件材料,都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风险甚至危害。

image.png




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注意事项



01


严禁使用手机、微信等工具拍摄、存储、处理、传输涉密敏感信息(含文件、图像、视频、音频资料等)。

02


严禁使用图文识别小程序等工具对涉密敏感信息进行拍照、扫描、文字转化。

03


严禁采取遮掩涉密标识的方式对文件进行复制、扫描、拍摄。

04


严禁使用微信安排布置、汇报传递涉密敏感信息。

05


严禁通过微信工作群传播、发布、转发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相关信息。


06


严禁在与党政机关以外的微信群、朋友圈微信通信中发布未经保密审查的党政机关内部事项及工作相关信息。

07


严禁将手机带入保密要害部位和涉密会议、活动场所。

08


严禁在存放涉密载体的场所进行视频通话、拍照、录音和录像。

09


严禁将手机连接涉密网络、内网及相关设备。

10


严禁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未经保密审查的信息。


11


严禁在微信通信中引用或谈论国家秘密文件的内容,包括文件名称和文件号。

12


严禁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及涉密信息设备的录像、照片等资料使用微信传播。

image.png



保密提示



微信办公导致泄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五十七条第七款“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内容来源:安全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