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内容由AI生成,不能完全保障准确

昭通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原创 昭阳云
浏览量

11月5日,昭通市第一中学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分批走进昭通古城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以“凤池青春方阵·古城文脉赓续”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学习,亲身感受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行走的课堂中提升综合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活动当日,师生们首站抵达昭通古城内的陕西会馆。详细了解陕西会馆的沧桑历史、建筑雕刻技艺、关羽家训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当代的活化利用价值,对古城的整体规划保护有了初步认识。古老的建筑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图片,而是化为了可触可感的生动历史教材。

随后,师生队伍步行抵达文庙片区。在此,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孟孝琚碑的历史价值、凤池书院与昭通市第一中学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魁星点斗”典故与片区商业规划的现实意义,逐一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历史的脉络与现实的发展在此交汇,激发了同学们对求知和传承的敬畏与思考。

沿途,师生们共同追忆了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的求学与教育经历,了解了古镇署的历史沿革,感悟了昭通人民在抗战岁月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云兴街、抚镇门、陡街等历史街区的介绍,以及在游客服务中心、昭通古城铜雕地图等地标的驻足学习,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图层被层层揭开,清晰地展现在年轻学子的眼前。

“通过这次身临其境地参观昭通古城,我收获颇丰。”高一699班学生陈埼在活动后激动地分享道,“踩着脚下的青石板,凝视着眼前的木栅栏,历史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变得真实可触、活灵活现。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的理解。古城仿佛成了一个动态的艺术课堂,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千百年前的建筑美学、雕刻技艺和市井风情。这次经历让我感觉自己正从文化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昭通市一中的教师马丹对此次活动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带领学生游览昭通古城,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昭通的历史文脉,深刻感受这片土地的厚重底蕴,更在于这些历史建筑本身就是生动的美学教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乡土情怀,通过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增强了学生对昭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

此次昭通古城研学实践活动,是昭通市第一中学将教育空间延伸至社会大课堂的生动实践。它成功地将文化知识传授、审美能力培养与家国情怀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们在探寻历史足迹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播下热爱家乡、传承文化、建设祖国的种子。